用阻火隔墙将电缆隧道、沟道分成若干个阻火段,达到尽可能地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损失。阻火隔墙一般采用软性材料构筑,如采取轻型块类岩棉块、泡沫石棉块、硅酸盐纤维毡或絮状类如矿渣棉、硅酸纤维等,既便于在已敷好的电缆通道上堆砌封墙,又可在运行中轻易地更换电缆。经试验表明,240 mm左右厚度的阻火墙显示出了屏障般的有效阻火能力。此外,沿阻火墙两侧电缆上紧邻0.5~1 m范围,添加防火涂料或包带时,可不需设置通道防火门,这样能有效地防止电缆一旦着火时通过门孔穿出火焰和热气流的危险影响,解决了正常运行中隧道透风与防火的矛盾。
隧道防火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点:
(1)涂层太厚
如按ISO834曲线升温,耐火性能达到3h,一般涂料涂层厚度约需20~30mm;由于涂层较厚,需要多次喷涂,施工困难。如按碳氢曲线升温,隧道防火涂料不能承受快速升温的热冲击,可能在几分钟内就发生爆裂,不能满足隧道的特殊防火要求。
(2)粘结强度低
隧道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一般为0.1MPa,车辆在隧道通行时,会产生强风和震动,不能满足隧道的实际需要。
(3)其他缺陷
未注重涂层毒性研究,一旦发生火灾,将影响火灾的扑救和隧道的修复。
耐水性较差,涂层长期处于隧道的潮湿环境中,会积水、甚至脱落。